四平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
 

2017年四平市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

發表時間:2017-04-19 14:48來源:四平市植物保護站

根據全市病蟲測報網點農作物主要病蟲越冬基數調查,結合四平市氣象局2017年3—10月氣候趨勢預測,經專家會商,研究發布2017年全市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具體預報如下:

一、地下害蟲  預計全市為中等程度發生。

預測依據:2016年秋季調查,全市地下害蟲平均每平方米1.05頭,比2015年平均每平方米1.02頭略增0.03頭。其中超過1頭/平方米防治指標的縣(市)區是鐵東區,為1.1頭/平方米。根據氣象預測,今年春季氣溫稍高,比歷年同期高0.6℃,降水正常,利于地下害蟲活動。預計全市地下害蟲發生面積300萬畝左右。

二、玉米螟  預計全市中等至中等偏重程度發生,雙遼市局部鄉鎮將大發生。

預測依據:2016年全市玉米螟越冬基數平均百桿活蟲為56.4頭,比2015年的69.8頭下降13.4頭。其中鐵東區45.4頭、鐵西區42.2頭、梨樹縣31.2頭,伊通縣37.0頭,雙遼市124頭,遼河墾區58.6頭。根據今年氣候條件預測,春、夏季氣溫稍高、降水正常,對玉米螟越冬幼蟲發育活動有利,預計全市玉米螟中等偏重發生,其中雙遼市大部、遼河墾區種羊場、雙遼農場將偏重發生,其它縣區鄉鎮為中等程度發生。全市發生面積預計800萬畝左右。

三、玉米大斑病  預計全市中等程度發生。

預測依據:2016年全市部分地塊和部分品種玉米大斑病仍有發生,田間菌源充足。今年玉米種植的品種與2016年比較沒有明顯變化,且夏季氣溫稍高,比歷年同期高0.5℃,降水正常,利于田間病菌發生流行,因此預計大斑病在中等程度發生,個別品種上仍有偏重發生的可能,發生面積200萬畝左右。

四、稻瘟病  預計全市中等程度發生。

預測依據:2016年秋季調查,稻瘟病在局部地塊發生,發生程度一般在2級左右,田間菌源較歷年略低。根據氣象趨勢預測,今年夏季氣溫稍高,降雨正常,利于稻瘟病菌的流行,預計稻瘟病在部分稻區將中等發生,發生面積15萬畝左右。

五、水稻二化螟  預計全市稻區中等至中等偏重程度發生。

預測依據:2016年秋季調查,全市水稻二化螟越冬基數為平均百穴活蟲數為10頭,比2015年的9頭增加1.0頭,越冬蟲源基數較高。今年夏季溫度稍高、降雨正常,對二化螟化蛹、羽化均有利,局部稻區有偏重發生的可能。預計全市發生面積20萬畝左右

六、遷飛性害蟲  

(一)粘蟲  2016年二代粘蟲在我市局部地塊發生,由于防治及時沒有造成嚴重危害。但蟲源地的陜西、河南、河北等地蟲源基數較高高,各地要加強監測和調查,密切注意本地一代粘蟲發生發展動態,及時進行防控,防止二代粘蟲發生及危害。

(二)草地螟  2016年四平市只在雙遼市零星發現,未造成危害,且秋季未查到草地螟越冬蟲繭,省外蟲源地越冬繭量較低,因此預計草地螟在四平市西部和西北部部鄉鎮有發生和危害的可能。各地要密切注意調查,加強對草地螟的監測,做好防控,減少草地螟的危害。

七、蝗蟲  2016年全市局部山林地有土蝗發生,發生程度較輕,沒有造成農田危害。鑒于臨近四平市的北部縣市發生過亞洲飛蝗及危害,因此各地要加強對亞洲飛蝗、土蝗的監測,及時做好防控準備。

農業生產建議

1、由于去年秋、冬季降水偏多,地表積雪覆蓋范圍較大,有利于病菌和蟲卵安全越冬,因此各地要及時采取有利措施,提前做好各種病蟲害的預防和防治準備工作。

2、加強病蟲害的調查與監測。根據今年農作物主要病蟲害預測預報,建議各地要提高認識,克服麻痹僥幸思想,尤其要加強對遷飛性蟲害草地螟、亞洲飛蝗、粘蟲等害蟲的監測,及時發布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做到早預防、早防治。

3、對地下害蟲、玉米苗期病害、玉米螟等主要病蟲害要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加大統防統治力度,減少病蟲危害造成的損失,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4、在病蟲害防治中,要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確保農業生態和農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