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
 

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

發表時間:2020-11-11 15:53來源: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


企業簡介

北方萬邦集團創建于2003年,秉承富民興邦的企業愿景。通過17年不懈努力, 歷經“夯實基礎、突破創新、改革轉型”三個階段,在全體員工不懈努力與堅持創新發展中,搭建了今天的跨行業發展與產業化結構的布局,使得集團在經濟寒冬中依然穩步發展。企業是以生態農業為主營項目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化企業,業務涵蓋綠色(有機)農作物種植、生態畜牧業養殖、汽車交易與服務、農產品流通、物流與倉儲、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現代農業、交通安全工程與服務、農業休閑觀光娛樂與養老等行業。四平市地處“長春經濟圈”和“沈陽經濟圈”之間,是東北地區物流半徑最短的城市。根據國家《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和吉林省“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都將四平定位為物流集散基地,2020年北方萬邦被列為吉林省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城市企業,以及國家冷鏈物流基地,使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企業文化

“萬邦”代表著生生不息、周而復始地發展農業。萬邦農業集團以“合耕力、取精華、利益眾食”為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堅持以人為本,以“良”為念,奉獻大眾,回報社會。以“萬眾一心、富農興邦”作為全體萬邦人追求的精神,在努力為社會、為民眾創造價值中實現企業和個人的發展進步。

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產業布局

四平市已規劃冷鏈物流集散基地,位于康平路北側,擁軍路南側、102國道西側、哈大鐵路東側區域。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基地內現已實現產業集聚,現已成為四平主導物流設施群。


圖片1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冷鏈物流集散基地在四平市區域位置圖


為加大對“三農”的服務力度,促進農村市場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斷推動四平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北方萬邦擬建的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一期項目與2018年11月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項目一期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已完成投入3億余元。目前項目一期運行火爆,一個商鋪兩戶共用,入住率達190%。據統計,已建成東北三省單體最大的地下低溫冷庫,庫容為50000立方米,現有氣調庫建筑面積為2000平方米,現有制冷設施容量為3500kW,各類運輸車輛300輛,分揀大廳及普通庫房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擁有分揀設備20臺(套)。日均交易量約為1000噸,一期日均交易量已突破1億元。

圖片2_副本.png

圖上為   農貿批發市場現狀圖


圖片4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冷庫現狀圖


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作為四平市綜合冷鏈服務體系中的主導企業,四平市已有60%以上的生鮮農產品通過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進行交易,可以對現有倉儲保鮮設施實現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梨樹縣、雙遼市等體系分支系統,已通過“四級”冷鏈物流流通體系,搭建四平全域生鮮農產品流通網絡化覆蓋系統,基本可實現速凍、清洗和加工包裝依托萬邦可實現增值,冷藏冷凍保鮮農產品依托萬邦100%賣得出的現狀。同時,針對于“梨樹九月青豆角”等生鮮農產品產地,通過“四級”冷鏈物流流通體系的建設,已初步實現了分散式田間地頭市場建設一體化裝卸式冷藏庫模式,使鮮活農產品質量得到了保障,該模式正在四平地區逐步推廣,從源頭解決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問題。


圖片5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物流園內部實景圖


物流與倉儲

目前擁有物流貨倉1.4萬平方米,計劃分四期建成,總投資10.8億元,占地面積13.5萬平方米,但由于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二期建設受阻,只能騰出滿足農產品批發市場業戶經營使用,待農產品批發市場二期建設完成后騰籠換鳥。項目二期已于2020年4月18日開工建設,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設面積9.6萬平方米,其中,農產品低溫倉儲2萬平方米,快速分揀倉1.2萬平方米。項目三期計劃于2021年4月18日開工建設,占地面積6.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3萬平方米,建設進出口農產品保稅區,實現吉林省首個農產品進出口的內陸港。項目四期計劃于2022年開工建設,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計劃建設城市快速物流分揀中心。項目總體建成后將實1000公里范圍內農產品低溫倉儲及農產品進出口中轉流通、北菜南運低溫預冷、城市快速配送分揀、大宗商品流通中轉??康裙δ?,發揮四平市的地理區位優勢,實現東北三省農產品第一核心中轉站的目標。

主要功能區域

北方萬邦冷鏈物流集散基地共規劃為農產品冷鏈倉儲區、預處理加工包裝區、分撥配送區、展示交易區、農產品恒溫倉儲區及生活服務區六個功能分區。其中:

冷鏈物流相關設施占比達63.43%,包括農產品冷鏈倉儲區占地面積16.2公頃(已建成面積5公頃,占冷鏈倉儲區總面積的30.86%);預處理加工包裝區占地面積3公頃;分撥配送區占地面積3公頃。

其他配套設施占比達36.57%,包括展示交易區占地面積1.8公頃;農產品恒溫倉儲區占地面積4.8公頃;生活服務區占地面積6.2公頃。

具體如下:

(1)農產品冷鏈倉儲區

包括建成區5公頃,擴建區11.2公頃,其中:

建成區:占地面積5公頃,現已建成低溫冷庫1棟,總容積為5萬立方米,相關冷凍設備20臺套;分揀大廳及普通庫房建筑面積為2.3萬平方米;農產品批發市場1棟,建筑面積為1.5萬平方米;現有F類冷藏車20輛。

擴建區:以打造東北地區最大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為宗旨,擬在建成區南、北兩側,用地面積為11.2公頃,為基地留有未來擴建冷藏保鮮庫和冷藏庫用地。

(2)預處理加工包裝區

踐行“打造產業鏈 健康農產品”的發展理念,以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睘槭姑?,以解決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問題為宗旨,選址于農產品冷鏈倉儲區東側,用地面積為3公頃,為基地未來完善冷鏈物流相關分揀、流通加工設施用地。

(3)分撥配送區

由“產得出”向“賣得出”方向發展,解決“菜籃子”產品不好賣問題,開展“農社對接”、“農超對接”等,打造農產品與市場之間的紐帶,選址于預處理加工包裝區南側,用地面積為3公頃,為基地未來完善冷鏈物流相關分撥配送設施用地。

(4)展示交易區

位于農產品冷鏈倉儲區東北側,以現已建成的農產品批發中心為基礎,擬用地面積為1.8公頃,逐步拓展其展示交易功能,打造基地內展示交易區,逐步完善當地“三品一標”及地方知名品牌產品的展示和交易系統。

(5)農產品恒溫倉儲區

位于基地北側,綜合考慮恒溫、恒濕農產品特殊環境要求,擬用地面積為8公頃,逐步完善特殊農產品恒溫倉儲設施,打造農產品全產業鏈現代物流。

(6)生活服務區

位于基地南側,逐步完善基地配套生活及辦公設施建設,擬用地面積3公頃,建設集辦公、居住、購物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區。

主要物流網絡情況

四平市是吉林省生鮮農產品集中產區,且產量較大,具備夏秋季節北菜南運、春冬季節南菜北運的季節輪換條件,農產品銷售覆蓋半徑達500余公里,物流園整合全國性運作網點、資源規模、運營能力、供應鏈一體等競爭優勢,已與眾多知名企業建立物流戰略合作關系,物流流通網絡覆蓋北京、山東、黑龍江、遼寧、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區。


圖片6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現有物流網絡分布圖


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目前擁有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一個,現平臺正在開發及調試階段,計劃分三期投入運營。一期“農產品城市銷”部分已經全部開發完成,并已調試完畢,已經具備零售及城市配送功能,計劃將于2019年12月12日正式上線。二期“農產品全國銷”軟件部分正在開發,全國19個信息采集點現已建成7個,其他點位正在快速推進。三期“農產品全球銷”即將進入軟件開發階段,目前正與吉林省商務廳電子商務平臺管理處溝通及合作開發,力爭在農產品進出口保稅區建成前投入使用。

戰略定位

企業立足安全和健康農業,發展開拓大聯合、大合作、大組織的農業管理方式,致力建設國際現代化農業產品投行,成為產業價值鏈組織者和管理商。全面實施以品牌為核心,產業投資、渠道整合、采購和金融服務四輪驅動的整體發展戰略,以“農業+科技+金融”一體兩翼產業發展模式帶動現代農業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戰略布局

在產業端,通過產業投資和技術服務建設高標準農田、開展種業研究與運營、打造綜合產業基地,建立各項產業標準和質量體系,獲取全國優質農產品資源和品牌權益;在渠道端,重點以第三方支付和大宗平臺技術構筑農批市場和冷鏈物流兩類基礎資產,形成交易、客戶大數據和流通渠道體系;以此為基礎,建立全球農產品采購交易平臺,并依托與渠道合作方的戰略合伙鏈接C端客戶。在產業鏈整合過程中,貫穿供應鏈金融服務、冷鏈物流及全程質量追溯監管,構建農業產業價值鏈生態體系。創新產業發展模式,以“公司+農業合作社(村集體)+產業園區+農戶”模式帶動種植和養殖業發展,推動一二三產聯動發展和精準扶貧。

推動基地化建設。四平市冷鏈物流集散基地的建設,將以四平市生鮮農產品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產區為先決條件,以冷鏈物流產業存量為基礎,憑借生鮮農產品品質的比較優勢,以四平萬邦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為建設運營主體統籌推進基地建設和運營管理,擴大高品質生鮮農產品市場供給,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升級。

統籌區域冷鏈物流網絡化發展。通過先進信息技術的大量應用以及對成本控制要求的不斷提升,推動東北地區整個冷鏈物流行業步入整合階段,將物流基地發展成集中連片布局,全國配送服務,向共同配送模式、多式聯運模式、融合發展模式、信息化智能化模式、再生可循環模式等方向發展,將更多成熟物流科技將更廣泛地應用到物流行業,比如智能倉儲、無人技術等,使其發展成能夠匹配城市配送市場快速崛起、信息技術應用升級和產業走向平臺化的趨勢,冷鏈物流將“鏈”與“網”的有機結合。

擴大現有存量冷鏈設施規模。規劃將擴建完善農產品冷鏈倉儲區,冷藏庫、氣調庫庫容分別達到9萬立方米、3.5萬立方米,同時完善冷鏈物流車輛購置等設施建設,打造冷鏈物流從源頭產地到配送用戶終端的全程化溯源系統,實現與“電子商務”、“農社對接”、“農超對接”等新興業態相適應的冷鏈物流設施建設,逐步打造具有冷產、冷儲、冷運、冷銷數據保障的安全和溫濕雙追溯監控體系,從產品的入庫、在庫、出庫、運輸、配送等各個環節的溫度不斷鏈,溫度可記錄并可查詢,溫度記錄最少保留2年以上,從源頭解決冷鏈物流“最先一公里”問題,推動提高基地的冷鏈綜合服務能力。

創新運營模式,提升區域冷鏈物流服務能力。計劃與京東冷鏈建立合作關系,依托京東冷鏈的冷鏈倉儲網、冷鏈運輸網、冷鏈配送網“三位一體”的綜合冷鏈服務能力,以產品為基礎,以科技為核心,構建一體化(倉配一體,全場景覆蓋)、智能化(智能溫控,全流程可視)、網絡化(多地入倉,社會化協同)、個性化(專屬定制,一站式托付)的冷鏈物流體系,打造全流程、全場景的F2B2C一站式冷鏈服務平臺,實現對商家與消費終端的安心交付。


圖片7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運營模式圖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生活物資保供情況

隨著湖北武漢疫情爆發,吉林省各地區陸續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確診病例,一時間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供應成為百姓最為關心的問題。2020年1月26日,四平萬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召開緊急電話會議,召集員工,勇于逆行重返崗位,在疫情防控階段為百姓的物資供應保駕護航,分秒必爭,勇往直前。

2020年1月27日,萬邦全體員工返回到自己的崗位,各司其職;2020年1月28日,北方萬邦市場針對“疫情防控,物資貨源供應問題”召開董事會議,會議研究決定,設置百余萬元專項資金用于物資保障,必保物價平穩,生活物資充足;2020年1月29日,萬邦市場與政府相關部門聯合發起“保供應、穩物價、講誠信、安民心”倡議,號召市場經營者不加價、不停運、穩供應、穩保障;2020年1月29日晚,萬邦市場再次召開專項會議,會議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四平萬邦在保障供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組織好蔬菜、水果、肉類、糧油等主要副食品的投放,要求蔬菜、水果、糧油等的投放必須達到平時的150%,并及時派出專人專車到市場和當地農戶家中進貨收菜,2天內必須要保證四平市民吃上保質、保量的放心平價菜,必須保障供應,且能平抑物價,確保四平市民無后顧之憂,打贏這場疫情戰役”。


圖片8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應急生活物資保障車


圖片10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萬邦工作人員在抗疫工作崗位


2020年1月30日凌晨起,四平北方萬邦召集全體蔬果、糧油批發商召開保供應、穩物價的專項會議,強調經銷商只要能把蔬果、糧油運至四平北方萬邦市場保障供應平價銷售,批發商的所有損失都由四平北方萬邦全部承擔。早九點萬邦市場綜合樓一層生鮮直營區正式營業,此時,白菜凈菜標記售價1.48元/斤,而白菜毛菜進價為2元/斤;土豆市場售價0.88元/斤,進價為1.2元/斤;圓蔥市場售價1.38元/斤,進價為1.8元/斤;大蒜市場售價6.28元/斤,進價為6.8元/斤。萬邦市場以一己之力為平穩物價保障四平市民的物資供應又成功的邁出一步。


圖片11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   應急保障生活物資


2020年1月31日,萬邦市場為了響應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的通知(吉政2020年4號文件)的要求。高薪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開發“蝸居城市”小程序。城區市民通過手機小程序,在線上選購所需商品,進行線上交易。市場為保障“蝸居城市”能夠落實,特配備配送車輛10臺,分揀人員50名,防護服10套,護目鏡20副,每日從凌晨2:00至晚上23:00,從采購蔬菜到蔬菜分揀,再到質量把關,再到運輸送貨上門,在英城的大街小巷都流動著“萬邦人”的身影。此項工作的順利推行,在疫情防控階段,為百姓購物提供便捷安全的采購渠道。此舉措在也吉林省內率先實現了無接觸采購、配送的模式,降低了到公共場所采購、產生交叉感染的風險。即做到了疫情防控又保障了百姓的物資供應。


圖片13_副本_副本.jpg

圖上為“蝸居城市”配送實景圖


據統計,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北方萬邦·東北農產品物流園供應四平市市民蔬菜、水果、肉類、糧油、豆制品及凍貨產品合計供應量達2.7萬噸,每日投放量較平時增加150%,切實保障了四平市區以及周邊城市如遼源、鐵嶺、長春、通遼等地的市場供應,并有效解決了本地菜農蔬菜滯銷的困難。為疫情防控期間城鄉居民的應急物資保障、穩定市場價格及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