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種蛋鴨常用保健飼料發表時間:2017-05-18 16:09來源:中國農業推廣網 蛋鴨常用的保健飼料包括生長促進劑(如抗生素、合成抗菌藥物和酶制劑等)、驅蟲保健劑(如抗球蟲藥)等。雖不是飼料中的固有營養成分,本身也沒有營養價值,但具有抑菌、抗病、維持機體健康,提高適口性,促進生長,提升飼料報酬等作用。 中草藥飼料添加劑 中草藥作為飼料添加劑,毒副作用小,不易在產品中殘留,且具有多種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質,兼具有營養和防病的雙重作用。其天然、多功能、營養的特點,可起到增強免疫力、激素樣、維生素樣、抗應激、抗微生物等作用,具有廣闊的使用前景。 飼料酶添加劑 酶是動物、植物機體合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質,也是促進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催化劑,并參與體內各種代謝過程的生化反應。在鴨飼料中添加酶制劑,可以提高營養物質的消化率。 常用的飼料酶添加劑有單一酶制劑和復合酶制劑。單一酶制劑,如α-淀粉酶、β-葡聚糖酶、脂肪酶、纖維素酶和植酸酶等;復合酶制劑是由一種或幾種單一酶制劑為主體,加上其他單一酶制劑混合而成,或者由一種或幾種微生物發酵獲得。復合酶制劑可以同時降解飼料中多種需要降解的底物(多種抗營養因子和多種養分),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飼料的營養價值。國內外飼料酶制劑產品主要是復合酶制劑,如以蛋白酶、淀粉酶為主的飼用復合酶。 酶制劑主要用于補充動物內源酶的不足;以葡聚糖酶為主的飼用復合酶制劑主要用于以大麥、燕麥為主原料的飼料;以纖維素酶、果膠酶為主的飼用復合酶主要作用是破壞植物細胞壁,使細胞中的營養物質釋放出來,易于被消化酶作用,促進消化吸收,并能消除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促進動物的消化吸收;以纖維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葡聚糖酶、果膠酶為主的飼用復合酶可以綜合以上各酶的共同作用,具有更強的助消化作用。酶制劑的用量視酶活性的大小而定,不同的酶制劑,其活性不同,且補充酶制劑的效果與動物年齡有關。 由于現代化養殖業、飼料工業最缺乏的常量礦物質營養元素是磷,但豆粕、棉粕、菜粕、玉米和麩皮等作物籽實里的磷卻有70%為植酸磷,不能被鴨利用,白白地隨糞便排出體外。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污染環境,并且植酸在動物消化道內以抗營養因子存在,會影響鈣、鎂、鉀、鐵等陽離子和蛋白質、淀粉、脂肪、維生素吸收。植酸酶則能將植酸(六磷酸肌醇)水解,釋放出可被吸收的有效磷,這不但消除了抗營養因子,增加了有效磷,而且提高了被拮抗的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利用率。 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也稱有益菌制劑或益生素,是將動物體內的有益微生物經過人工篩選培育,再經過現代生物工程工廠化生產,專門用于動物營養保健的活菌制劑。其內含有十幾種共至幾十種畜禽胃腸道有益菌,如加藤菌、有效微生物(EM)、益生素等,也有單一菌制劑,如乳酸菌制劑。不過,在養殖業中除一些特殊的需要外,都用多種菌的復合制劑。其除了以飼料添加劑和飲水劑飼用外,還可以用來發酵秸稈、鴨糞,制成生物發酵飼料,既提高粗飼料的消化吸收率,又變廢為寶,減少污染。微生態制劑進入消化道后,首先建立并恢復消化道內的優勢菌群和微生態平衡,并產生一些消化菌、類抗生素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從而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飼料成本;抑制大腸桿菌等有害菌感染,增強機體的抗病力和免疫力,可少用或不用抗菌類藥物;明顯改善飼養環境,使鴨舍內的氨、硫化氫等臭味氣體減少70%以上。 上一篇養豬喂料常用的三種方法
下一篇春管蛋鴨6要點
文章分類:
養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