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貯飼料的調制與飼喂方法發表時間:2017-05-18 09:58來源:中國養殖網 一、一般青貯飼料的調制方法 適期收割:適期刈割不但水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適當,而且可從單位面積上獲得最高的干物質產量和最高的營養利用率,從而增加牲畜采食量。如豆科牧草及野草適宜收割期在開 花初期,禾本科牧草及麥類在抽穗初期,甘薯藤在霜前或收薯前1-2日,帶穗玉米秸在玉米 成熟時等。 調節水分含量:青貯原料的水分含量是決定青貯成敗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般青貯料的調制,適宜含水量為70%左右。刈后直接青貯的原料水分含量較高,可加入干草、秸稈等或 稍加晾曬以降低水分含量。谷物秸稈含水量低,可加水或與嫩綠新割的原料混合填裝,以調節水分含量。測定青貯原料含水量的方法,一般是以手抓法估測大致的含水量,將鍘碎的不超過1厘米的原料在手里握成團,若草團慢慢散開,無汁液或滲出很少很少的汁液,含水量即在70%左右。 切碎:青貯原料必須切碎。因為切碎除便于壓實外,還由于汁液滲出潤濕其表面,加速乳酸菌的繁殖,且有利于家畜采食,提高消化率。試驗表明,青貯原料切得越短,青貯料品 質越好,以0.5厘米效果最好。質地粗硬的原料,可鍘成23厘米左右。 裝填與壓實:青貯原料應隨時切碎,隨時裝貯。如果在窖外的時間放置過久,易發熱霉爛。裝填最重要的一項是要層層壓實,壓實的作用是排出空氣,為青貯窖創造厭氣乳酸發酵的條件。青貯原料裝填越緊突,空氣排出越徹底,青貯的質量越好。 密封:青貯原料裝填完后,應立即嚴密封埋。如果在裝填后拖延封窖,會導致青貯料品質低劣,增加干物質損失量。因此,應盡量做到邊裝窖、邊踩實、及時封窖。一般應將原料 裝至高出窖面30厘米左右,再用塑料薄膜蓋嚴后,用土覆蓋30-50厘米,窖頂呈饅頭型或屋脊型,不漏氣,不漏水。 管護:青貯窖貯好封嚴后,在四周約1米處挖溝排水,以防雨水滲入。多雨地區,應在青 貯窖上面搭棚,要隨時注意檢查,發現窖頂有裂縫時,應及時覆土壓實。 二、飼喂方法 開窖:青貯飼料在封窖40-60天即可開窖飼喂。開窖時間以氣溫較低而又值缺草季節較 為適宜。開窖前應清除封窖時的蓋土,以防與青貯料混雜變質。要求分段開窖,從上到下,分層取草,切勿全面打開,防曝曬、雨淋、結凍和嚴禁掏洞取草,取后封嚴。應注意排水,并鑒定青貯料的品質。如質量正常會有酒香酸味,色澤黃綠,即可取喂。如變質腐敗會有臭味,質地干燥、松散或粘結成塊,切勿飼喂,以防中毒。取料時,如果中途停喂,間隔較長,必須按原來封窖方法將青貯窖蓋好封嚴、不透氣、不漏水。 飼喂:青貯飼料是優質多汁飼料,經過短期訓飼,所有家畜均喜采食。對個別牲畜的訓飼方法可在空腹時先喂青貯料,最初少喂,逐步增多,然后再喂草料,或將青貯料與精料混拌后先喂,然后再喂其它飼料,或將青貯料與草料拌勻同時飼喂。 下一篇 新生羔羊常見危急癥救治
文章分類:
養殖信息
|